2024年矿区与鄱阳湖生态修复学术沙龙在南昌举行
发布时间:2024-01-08点击量:390
2024年1月5日,江西省生态学会2024年矿区与鄱阳湖生态修复学术沙龙在江西省生态地质大队成功举办。活动集科研院校、行业学会、企事业单位多方力量,展示可推广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为促进江西省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探索新的方向和路径。
活动现场照
本次活动由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年华主持,采取学术报告与现场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崔键、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熊贞晟、广东江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涛涛作为此次沙龙的主题报告嘉宾,现场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与成功案例。
崔键研究员分享了典型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磷和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的应用研究经验。他针对当前水环境中关键污染及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技术瓶颈,开展了磷和重金属高富集能力植物的筛选及资源化的研究,研发出水生植物与资源化产品的联合修复技术并剖析相关机制,最终在实际应用阶段获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熊贞晟副教授作“离子型稀土矿区高氮尾水微藻资源化技术探究与应用”报告。报告从稀土尾水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入手,详细介绍了微藻脱氮的性能及强化、现场试验的进展,探讨采用微藻脱氮技术路线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杨涛涛高级工程师分享了所在团队基于微生物原位调控的矿山污染源头阻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项目实践表明,调控矿山土壤微生物群落、精准添加钝化改良材料,能够有效解决矿山土壤持续性产酸和重金属溶出问题;优选“草-灌-乔”耐酸固化植物,建立正向演替植被生态系统,将有助于解决矿山开发过程中溶出的重金属长效固定问题。
戴年华研究员在“鄱阳湖面临的困境与生态修复”报告中,针对鄱阳湖2003年来水文节律发生明显变化,以及2020年实施十年禁渔的长江生态大保护机遇,运用水-草-鱼-鸟-豚-湖与人的和谐共生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理念,提出了实施鄱阳湖秋子湖的生态修复的对策与建议。
在研讨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立足生态科技创新,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江西省地质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江西省生态学会、江西省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井冈山大学等科研院校、行业学会以及江西省生态地质大队专家学者,江西省内外生态环境修复行业企业代表共计30余人出席会议。
学术沙龙由江西省生态学会主办,江西省空间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承办,江西省自然资源政策调查评估中心、南昌筑景城市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江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协办。
(张晨、张志红/文 杨文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