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方学会动态

第八届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暨北京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3-12-18点击量:174

 

   2013年12月12-13日,由北京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第八届新世纪北京生态论坛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京内外35家单位的330名参会者参加了本次年会。

   年会分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进行。9个大会报告分别是:野生大熊猫保护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魏辅文)、东北虎的故事(葛剑平)、土壤属性与全球变化:大尺度观测证据(杨元合)、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周广胜)、扩散限制、生活史权衡以及近中性群落动态(张大勇)、植物器官的模块化特征与植物整体功能整合(郭大立)、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建设的意义及实践(甘敬)、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过程(贺金生)和土壤微生物研究的生态学视角(王艳芬)。此外,生物地理、群落生态与物种共存、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及综合类4个专题的22位专题报告人为大家呈献了一场精彩而丰富的学术盛宴。

   北京生态学学会年会自2011年举办以来,参与人数日益增加,学会影响力日益增大。参会代表除来自北京的有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外,还有山东、内蒙古等地;此外,《生物多样性》编辑部、Jonrnal of Plant Ecology编辑部、《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在闭幕式中,马克平理事长提出,北京生态学学会应充分发挥北京地区优秀生态学研究者众多的优势,为广大研究生、学者搭建一个专业、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缩小中国科学研究与国外科学研究的差距而努力;对于在一些已取得良好成绩的方面,则应思考下一步的研究策略。同时,他提出几点建议:第一,重视科学研究的系统性;第二,研究工作注意与相关的专题性研究平台相结合,如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NSII);第三,注意大尺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对生态学发展带来的机会;第四,应积极投身于公共研究平台的建设和生态学研究学术圈环境建设,让学术环境更有利于学科发展。

blob.png

会议现场

 

北京生态学学会

2013年12月18日


Baidu
map